《雪豹》:萬瑪才旦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Loading...
資訊  2024-04-03

從影近20年,創作了8部劇情長片,並收穫多個國內外電影獎項。他有許多身份,是作家、導演、監製、教授,是中國少數民族電影的扛旗者——萬瑪才旦,這位大家熟知的優秀電影人,卻在創作的黃金時期意外離世,留下遺作《雪豹》。

《雪豹》由金巴、熊梓淇、才丁扎西主演,曾於2023年9月6日在第80屆威尼斯電影節舉行了世界首映禮,並在第3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第5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第16屆亞太電影獎、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等國際電影節中斬獲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在內的多項大獎。

萬瑪才旦離開了,但總要有人把他的故事講完。本期《今日影評》邀請到萬瑪才旦導演的兒子久美成列、演員金巴一起續寫《雪豹》的故事。

在萬瑪才旦導演的導演闡述當中寫到說:「一隻雪豹跳進牧民的羊圈,咬死幾隻羊之後,在羊圈裡睡著了。這個故事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萬瑪才旦導演從一則新聞中獲得靈感,歷時三年打造出的劇本。影片故事圍繞一隻闖進羊圈的雪豹和牧民一家展開,聚焦雪域高原之上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延續了萬瑪才旦作品中對於生命和信仰的思考。

作為執行導演的久美成列在剛看到《雪豹》劇本,包括真正開始拍攝時,他認為自己理解這個劇本還是一個比較淺的層次。直到去年,《雪豹》參加威尼斯電影節,從國際版海報當中,才真正讓大家理解了《雪豹》的核心思想。

從海報中看,雪豹的腳其實是從很久遠的雪山踏步而來。久遠的雪山代表著遠古藏區的時代,它們有自己的一套生存理念。

但在海報中,雪豹的另一隻腳已經踏進了人類的羊圈,影射的是在當下社會環境里,某些自古傳承下來的人和自然相融共生的精神理念在現代文明中的改變。例如,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即便是野生動物傷害了牧民的牛羊,牧民得不到賠償還要求一定要先把野生動物放了,因此便會產生現代文明和傳統的困境與衝突。

的確,可能對於萬瑪才旦導演來說,最敏感的就是他從小成長的那片土地、他熟悉的藏族人,以及時代下變化著的生存狀況。

仔細看過《雪豹》的製作特輯,我們可以看到萬瑪才旦導演對於電影工作的認真細緻。演員金巴,出演過萬瑪才旦導演的《塔洛》《撞死了一隻羊》《氣球》《雪豹》,回憶起同萬瑪才旦導演的創作過程,金巴娓娓道來:「他都會問我,你對這個劇本有什麼想法?剛開始,我是特別容易害羞的一個人,而他是不太善於表達的一個人,我們是用文字來接近對方的。後來我覺得我是不對的,有很多想法我必須得跟導演交流,剛好導演也接受,我特別欣慰我們能有這樣默契的創作過程。」

導演的兒子久美成列用「幾十年如一日」來形容父親:「我看不到他對於創作有一絲一毫懈怠。只要有一點點時間,他就會去寫東西,一直在堅持關於真實的藏族人生存現狀的表達。」

都說少數民族電影不好拍,像《撞死了一隻羊》《雪豹》等作品的拍攝都是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完成的。可是即使拍攝環境艱苦,萬瑪才旦導演對於每一個細節的把握對於每一場戲要求的程度都從來沒有變過。作為在父親片場成長的青年導演,久美成列在現場領略最深的就是父親的細緻。甚至每位演員和演員互相說詞的時間,父親都會把握得格外精準,包括演員的站位以及跟攝影機的配合,父親總會在監視器後面一遍一遍地看和調整,直至達到最滿意的效果。

2002年,萬瑪才旦編導個人首部短片《靜靜的嘛呢石》,從《靜靜的嘛呢石》開始,他一直都在聚焦藏族人民的文化與生活,以及藏族人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與現代文明的交織。

在《雪豹》中,執行導演久美成列代替父親講述了影片的創作靈感及深層表達:「以前父親的電影可能更加偏向現實主義,講述當下的一種困境該如何解決。但在《雪豹》這部片子裡面,天、地、人、雪豹、靈性,再到現代文明所有這些東西它都串成了一體。我們在《雪豹》這部電影里看到了從沒有被影像呈現過的世界,是一個『天地人』能夠互相感應、互相傳達愛的世界。這份力量和現實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我想這就是我父親想傳達給我們的一個指引」。

萬瑪才旦導演雖然已經離去,但是他的精神和作品,以及他想要傳達給世界的東西不能被遺忘。在久美成列心中,《雪豹》是作為父親的後來者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情,讓更多的人去看到這部影片,走進萬瑪才旦導演的創作藝術。將來還有萬瑪才旦更多的無論文學還是電影的作品,相信久美成列等電影創作者會把它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理解與銘記。

你看,電影是生命的延續,故事一直沒有講完......